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首页>>正文

寻找台湾德远堂东南网 2015-12-22 11:32:18

  点燃的希望

  “我们一起来寻找!”得悉台湾德远堂没有找到,记者颇感意外,能不能通过两岸媒体发动大家一起寻找呢?记者萌生了寻找的强烈冲动。当晚,我们来到塔下村支书张耀和家,并请塔下张氏宗亲理事长张国初带着张氏族谱一起过来,希望了解更详细的情况。没想到,一到支书家,就得到一个意外的喜讯。张耀和说,就在一小时前,在村里开店的老板张月芳来电说,有个来自台湾屏东的游客李秀琴告诉他,她老家附近村庄头崙村的宗祠也有一个德远堂,建筑格式和塔下的几乎一模一样,有可能就是塔下人说的台湾德远堂。这消息让大家都兴奋不已,连呼奇迹,失联300年的台湾家庙难道就这样找到了?记者立刻请支书联系张月芳,请他提供更详细的信息。张月芳告诉记者,台湾游客确认,头崙村的宗祠供奉的也是张氏!

  希望更大了。

  晚上张耀和请记者一行喝家酿米酒、吃土菜,台湾德远堂有了眉目,大家像过节一样喝开了。张支书和张理事长忍不住多喝了几杯,熟稔于心的两岸张氏家族故事就汩汩涌出:张氏子孙至今已繁衍24代,据族谱记载,清道光初年,张氏15世新瑞公首开张氏出洋“过番”先河。从明万历年间开始向外迁徙。9世文羡公、12世锡瑶公、13世石敢公、14世尔焕公、15世景乾公等先后移居台湾,现在台南、台中、台北、基隆、花莲等地,都有张氏的后裔。而与塔下村联系较为密切的要数张氏第13代世祖张石敢的后裔。清朝康熙年间,有一年,已是腊月廿七,张石敢因家贫如洗,过不得年,就向本村一个屠户赊来3斤猪肉,议定除夕之夜还钱。除夕晚,屠户如期前来索钱,张石敢实在无钱付还,恳求延期,屠户不肯,遂把3斤熟肉从锅里拿走了,看到锅里还存有肉汤,就把草木灰撒在锅中,使肉汤不能喝。穷有穷志,张石敢决心外出谋生。于是,大年初一,张石敢辞别妻儿,只身外走,辗转到了台湾,以后在台南定居。

  定居台南的张石敢终于凭借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,子孙开枝散叶在台湾各地。清同治九年,塔下德远堂第二次维修时,台南张石敢后裔得知消息,特地回故土认亲谒祖,并捐资参加维修。据传,其子孙后辈也仿照塔下的德远堂,在台南兴建了德远堂,以铭记祖先。

共 3 页  首页 上一页 [1] 2 [3] 下一页 末页

关于我们|设为主页|加入收藏|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海峡金融论坛促进会 闽ICP备14001646号-1